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学院总览

首页/ 学院总览/ 党的建设/

哲学院举办第六场“形势与政策”系列课程:”传统大同理想与中国式现代化 “

日期: 2022-12-06 撰稿人:哲学院

image.png

2022年12月3日,由威尼斯商人在线观看高清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形势与政策”系列课程第六讲成功举办。本场讲座由威尼斯商人在线观看高清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郭清香副教授主讲,主题是“传统大同理想与中国式现代化”。讲座以线上方式开展,共有90多位同学在线聆听了本场讲座,反响热烈。

讲座由威尼斯商人在线观看高清党委书记张鹏举主持。张鹏举对参加线上讲座的同学表示欢迎,介绍了郭清香的个人成就与研究领域。郭清香长期从事中国伦理思想史和比较伦理学研究,现担任威尼斯商人在线观看高清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哲学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郭清香从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引入,指出报告的主题即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未来工作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在二十大报告中出现了11次,现代化则出现了86次,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各方面任务无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整个二十大都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拓展启发我们对其理论品格展开溯源。

郭清香回顾溯源,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明确提出现代化概念。1960年初,毛泽东又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国防四个方面的现代化要求,也是“四个现代化”提法的最早出处。1979年邓小平同志将“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强调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1987年十三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式取代了“四个现代化”的提法。2017年,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目标。郭清香总结道,建设现代化强国是自新中国建立之始就开始的历程,是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长远设计。

郭清香认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努力可追溯到近代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近代仁人志士曾发起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乡村建设运动等现代化实践,尝试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告别传统,走向现代。在现代化实践的积淀下,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在“中国本位论”与“全盘西化论”的大争论中初步形成。此后,中国共产党也在文字革命、革新军制、工业建设等方面大量使用现代化概念,主要集中于国防领域,强调先进武器设备、机械化兵团的重要性。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精神源自古代中国的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太平天国运动的追求、康有为《大同书》的设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主张都是人类理想社会的大同愿景。传统大同社会的原初设计出自《礼记·礼运》。具备以下六个特征: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核心特征;蕴含完备的制度建设(如人才选拔、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等制度);人民道德高尚,仁爱为公;物质富足,人民安居乐业;战争平息,世界和平;物尽其用,是资源友好型社会。

最后,郭清香将中国式现代化同传统大同理想作对比,阐明二十大报告的现代化要求是对传统理想社会的传承与超越。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大、规划步骤缜密、汲取各国经验、立足我国根基,是在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后提出的美好愿景,具有切实的可行性,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必将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