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学术研究

首页/ 学术研究/ 专访/

哲学院张旭副教授专访:一个人的通识教育之旅

日期: 2014-09-28 撰稿人:哲学院新闻中心

受访教师介绍:张旭,生于1971年,黑龙江人。199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2005年起任威尼斯商人在线观看高清外国哲学教研室副教授,兼任威尼斯商人在线观看高清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国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当代法国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主要著作有《卡尔•巴特神学研究》(2005)、《上帝死了,神学何为?二十世纪基督教神学基本问题》(2010)和《礼物:当代法国思想史的一段谱系》(2013),主要论文有“海德格尔的上帝之路”、“谢林的自由概念”、“论康德的永久和平观念中的道德与政治”、“尼采与西方虚无主义的命运”、“海德格尔及福柯论人文教育的不可能性”等,载于《思想与社会》第二期至第七期。(以上资料来自威尼斯商人在线观看高清网站)



新学期伊始,哲学院开设的全校选修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外国哲学教研室的张旭老师所开设的原典选读类课程,在历经多个学期的沉淀后,经学生们口耳相传,广受选课学生的赞誉。他在本学期开设的“西方经典普及系列:莎士比亚与哲学”一课,选课人数更是突破1300人,创下全校通选课课程选课人数的新记录,另外两门课“西方经典普及系列: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和“西方经典普及系列: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的选课人数也都有六七百人。之前全校通选课的记录保持者是张旭老师在2011年开设的“西方经典普及系列:柏拉图的《理想国》”一课。应广大学生要求,我院新闻中心对张旭老师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张旭老师的教学理念和精神生活。

张旭老师长期致力于大学的通识教育,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渊博的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让他赢得广大学生的喜爱,也使他于2009年荣登评师网哲学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211院校类)首位。张旭老师深受2003年那场北大教育改革论战的影响,从那时起他开始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身体力行通识教育的理念。张旭老师自2009年起面向全校同学开设他自己设计的通识教育计划:“西方经典普及系列”课程,这些年来已开设的课程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圣经》”、“莎士比亚与哲学”、“《论语》与西方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等等,而计划开设的课程还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其教学内容贯穿西方古典和现代思想史,类别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艺术、宗教等方方面面。通过这一系列的西方经典普及的核心课程,他试图有助于广大学生深入理解西方文明的源流,培养学生阅读的质和量,提升学生的通识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想深度。

谈到通识教育,张旭老师认为,在如今高等教育面向大众的时代,要保证大学这样一种精英教育的教学水准,就应该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抵制住各个专业不断强化的专业化压力,推广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和通常的印象相反,通识教育并不是老套的教学理念,而是美国教育的根本,是美国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是我们未来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由于现在学科分化得很厉害,本科生的专业学习的压力很大,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缺乏核心课程的规划,而且由于各种原因,通识教育的课程质量也很难达到一般专业课程的质量。在各个专业自己的专业课教学的压力下,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于我们的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应该坚持“少而精”的“核心课程”设计,而不应像我们现在的全校本科课程表上那样开出几百门“多而滥”的选修课程菜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的有意义的核心课程学习之中,而不仅仅是追求表面上的“什么都知道一点”。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的“名师课程”特别能反映出来学生对于所谓的“好课”的肤浅理解。真正的通识教育应该以“阅读原典”和“讲解中西方文明史”为根本为中心建立一套核心课程体系,而不是提供门类齐全、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的选修课大菜单。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学校的通识教育的建设还处在一片混乱之中,缺乏真正懂行的人来设计和指导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各个院校致力于通识教育实践的老师,还只是个别老师的行为。这方面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名校了,以后通识教育改革或许将是我们学校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

在本科生教学中,张旭老师全心致力于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将大部分精力都投身于服务于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他坚持课堂教学和课下教学的双轨制。张旭老师从2003年非典时期开设课外读书班以来,已经将读书班这种课下教学的方式坚持了十多年。当年参加张旭老师读书班的学生现在有很多自己都成了老师,有很多正在国外和国内攻读博士。张旭老师认为,仅仅靠课上两个小时的教学和听讲,学生所学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而课下的读书班常常是每周有一整天或一整个下午都在阅读经典文本,阅读量和师生交流的强度要比课上教学高出很多倍,更为有效。通过读书班,学生能亲身参与并体会到一个学者是如何阅读文本和思考问题的,读书班起到了一个“大鱼前行小雨从游”的游学的效果。无论是本科通识教育,还是研究生的读书班教育,张旭老师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以自己真诚的付出,去弥补体制内教育方式的不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张旭老师对教育有一种无比真诚的投入,这可能跟他的自身经历有关。张旭老师从小就生在学校、长在学校、在学校念书、最后留在学校教书,四十多年从未离开过学校。他两三岁坐在母亲的教室里跟那些学生一起听课时,他从不哭闹,而是聚精会神若有其事地听讲,就像个小学生一样。在他的求学之年,他遇到过几位优秀的老师,他们成为张旭老师一生效仿和追随的榜样。他在大学本科主修计算机专业,但出于对哲学浓厚的兴趣转而考入哲学专业学习。张旭老师坦言,他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哲学家”,他一生都致力于像母亲那样当一个好“教书匠”。张旭老师以其对学生的真诚宽厚、对教学的执着敬业、对知识不竭的激情和深厚的人文修养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学生眼里,他并不是“名嘴”,而是知识渊博、思想开明、兢兢业业、货真价实的“名师”。

我们都知道张旭老师是一个铁杆球迷,他说自己看球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1990年以来的世界杯和1994年以来的NBA总决赛他一场都没落下过,四大网球公开赛的转播他也很少错过。最后在问到他最喜欢哪位哲学家时,张旭老师表达了对福柯和德里达特殊的喜爱。他说从他二十年前开始接触哲学时,他就深深地迷恋于这两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在他看来,他们都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活生生的哲学的化身。我们在这次采访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张旭老师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不仅对教学的投入无比真诚,他的为人的方方面面也绝少虚伪。


文/李文琪   图/常丁凡